逆流式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,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、工业冷却等领域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空气与冷却水的逆向流动接触,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,从而实现降温效果。那么,下面小编介绍一下逆流式冷却塔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:

1. 主要结构部件
塔体: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,由玻璃钢(FRP)或金属材料制成,提供支撑和封闭空间。
淋水填料:
核心部件,多为波纹状塑料或水泥网格,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延长接触时间。
作用:将冷却水均匀分散成细小水滴或水膜,促进蒸发散热。
配水系统:
包括布水器、水管和喷嘴,将热水均匀分布到填料顶部。
常见形式:旋转式布水器(适用于中小型塔)、管式布水器(适用于大型塔)。
通风系统:
风机:安装在塔顶,强制抽取外界空气从塔底进入,形成向上的气流(机械通风型)。
进风口:位于塔体底部四周,空气由此进入并与下落的水流逆向流动。
收水器(除水器):
安装在填料上方,捕捉随气流带出的水滴,减少水量损失(漂水率通常≤0.001%)。
集水池:位于塔底,收集冷却后的水,通过循环泵送回系统重复使用。
2. 工作原理
热水进入:需冷却的热水经配水系统均匀喷洒到填料顶部。
逆流接触:
水流沿填料表面以薄膜状向下流动,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塔底进风口向上流动,形成逆向对流。
水与空气充分接触,部分水蒸发(蒸发 1kg 水可带走约 2430kJ 热量),未蒸发的水温度降低。
冷却出水:降温后的水落入集水池,由循环泵输送至需冷却的设备(如冷凝器),完成循环。
湿热空气排出:携带水蒸气的热空气从塔顶风机排出,部分水蒸气冷凝成水雾(白色 “白烟”)。